latest Post

[走讀文化‧台灣] 台北士林|2023千人走讀:漫步芝山岩千年遺址


士林,Shilin

說到士林,除了聞名國際的士林夜市,還有士林科教館、兒童樂園、圓山花博、士林官邸...等等知名景點,但除了這些常聽到的地方以外,你(妳)可知道在士林還有一個充滿人文歷史遺跡與老故事的「芝山岩」嗎?


芝山巖〉,又可寫作「芝山岩」,舊名「圓山仔」、「獨峙」、「芝蘭山」、「芝蘭堡」,位在臺北盆地士林區內的砂岩小山丘,山丘的地勢北陡南緩的單面山,海拔高度約52公尺。18世紀早期因有大量的福建漳州移民來到此地定居,在滿懷相思之情下,就將神似故鄉名勝的芝蘭山更名為『芝山岩』。

2023士林千人走讀》是金車每年一次定期舉辦的千人走讀活動,這次主題選定地區在臺北士林區,走讀活動從圓山水神社、芝山、大龍峒、士林、廟口文化等共有九條路線,每條路線各有2至4組的導覽老師帶領學員深入導覽每一條路線的歷史。

阿珮珮這次參加的路線為《漫步芝山岩千年遺址》,這條路線對我來說也相對地陌生。我們將跟著導覽老師進入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以健行方式登上山丘,再參拜兩百多年的開漳聖王廟〈惠濟宮〉,讓我們一同穿越時空,回到百年前的時間裡,尋找古人們的生活文化印記。

散步,說走就走!🏃‍♀️🏃‍♀️🏃‍♀️🏃🏃🏃

📂 走讀景點目錄


*點擊景點連結可以快速跳轉文章~

🏃‍♀️散步路線

集合:芝山站→福國路→忠誠公園→雨聲街→芝山岩考古探坑展示館→芝山合約碑記→芝山公園→芝山巖惠濟宮→就地解散


團員們報到集合

參加走讀導覽這天,阿珮珮搭乘捷運來到芝山站與團隊志工報到,按照走讀的慣例,跟團隊志工領取導覽耳機,方便一邊行走時能一邊清楚聽見老師的講解。當天下午的老天爺很賞臉,天氣陰涼無雨,走路時也不會太熱,秋意涼爽是非常適合走讀的日子。

公益散步帆布袋

2023士林千人走讀活動能感受很多特別的地方,最特別的是主辦方金車基金會委託《陽光基金會》手工製作的公益散步帆布袋。凡有報名參與走讀的旅人,都能領到一個手工帆布袋,而提袋上的主角則是來自圓山神社的守護獸「狛犬」作為靈感發想,真的非常可愛,我超喜歡😍

單兆榮老師

今天的導覽老師是單兆榮老師,畢業於台師大歷史系,原是北一女中歷史科的退休老師,教學經驗與導覽資歷豐富,曾編著歷史博物館非洲藝術導覽手冊、高中職歷史教科書、藝術與歷史教學文章,可是具有豐厚的歷史底蘊。我也曾聽嘎益俐描述單老師在歷史教育界上的影響力,這次阿珮珮我真的非常有榮幸能跟著老師參與走讀活動並親自聽老師導覽,走讀過程中就好像上了一堂活起來的歷史課呢!

捷運芝山站觀光導覽地圖

單老師說她習慣看著地圖說明,於是就利用了「捷運芝山站觀光導覽地圖」幫我們做路線講解。因為今日的千人走讀活動中參與活動的人數眾多,加上我們這條路線一共有A、B、C、D四個組別,要能盡量錯開不與其他組別強碰在一起的情況下,老師特別把路線稍做調整,因此我們會先沿著福國路,經過忠誠公園,轉入雨聲街後,爬上芝山公園,最後於芝山巖惠濟宮結束旅程。

疼惜芝山地磚

在轉入雨聲街上,老師讓大家稍做停留做一個定點導覽,講述在芝山這個地方因為歷史悠久,在地居民對於在地文化上的保留上花不少心力,沿途可以看見裝置藝術,及地磚上寫著〈疼惜芝山〉,在在突顯名山里的里民對於社區營造的用心。

芝山岩健走步道導覽圖

惠濟宮旁山坡的山羊裝置藝術

持續行走的我們,離開雨聲街轉入至誠路二段,來到位在惠濟宮牌樓處前的《芝山岩健走步道導覽圖》駐留解說。芝山公園的入口處有東西南北四個地方,我們的隊伍就不從惠濟宮的牌樓入口上山,則是由單老師帶領我們往下一站「芝山岩考古探坑展示館」前進。

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考古探坑展示館

芝山巖為一個多文化層的考古遺址,屬於國家二級古蹟,在遠古時期是台北盆地湖泊中的小島。當時巴賽族毛少翁社的居民在芝山巖一帶居住及活動範圍,因此在「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考古探坑展示館」展示著「芝山岩文化」與「圓山文化」兩層史前文化的遺址,遺址文化年代大約在四千年至五千年以上,直至現今,在當地也還能看見早期的遺址痕跡,對在台灣北部的考古研究來說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考古探坑展示館內部一隅

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考古探坑展示館平日並不開放,僅在六日兩天開放入內參觀。剛好透過走讀活動,有此榮幸進入探坑展示館內一探究竟。

考古文化層的展示

在考古探坑展示館內的文化層展示來看,可區分為兩個部份說明,第一部份由下往上依序為「堆積層→大坌坑文化層→芝山岩文化層(早期)→圓山文化層→近代文化層(清代)→級配層」;第二部份由下往上依序為「松山頂層→芝山岩文化層(晚期)→植物園文化層→近代文化層(日治時代)→水泥鋪面」。

單老師為我們講述坑遺址的年代與時間故事的過程中,也帶給我們很重要的觀念,例如:遺址的每一層不一定代表互為祖先關係,也可能是不斷有人往來居住在此;遺址代表的是「空間」、文化層代表的是「時間」兩者要分清楚;遺址的命名是由第一次挖掘到的所在地點為主,通常是「以最小地方或村落」命名之,這三點確實對我們來說是很陌生也不容易釐清的部分。

石馬傳說

離開考古探坑展示館後,沿著至誠路一段徒步前進,轉入雨農路後,來到位在「名山公園」內的「石馬傳說」。

石馬傳說的故事有很多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是據傳這隻石馬是開漳聖王的坐騎,當時頻繁的發生漳泉械鬥的事件,每當八芝蘭地區的漳州人受到艋舺一帶的泉州人襲擊時,開漳聖王便會騎著石馬顯靈來解救。爾後在某一次因泉州人闖入夜襲,就以刀刺穿了石馬,石馬因此死去後,開漳聖王因失去坐騎後就再也沒有現身過了,爾後就在此敬仰。但不論是哪一個版本下的石馬傳說,在在顯示都與當時的「漳泉械鬥」有大大地關聯,也說明族群間的衝突是自古以來都是不斷地在發生。

芝山合約碑記

與石馬傳說一同位在名山公園內,還有「芝山合約碑記」的景觀碑文石牆,眼前所見的芝山合約碑記其實是假的,它是後期再興建的,真正的合約碑記則位在惠濟宮旁的懷古園內。

📃 芝山合約碑記的碑文描述內容為:

清 乾隆17年(1752年)由地方仕紳黃國聘同意捐地蓋廟,命名為「芝山巖」。清 乾隆51年(1786年)林爽文事變後,再度捐地埋葬受難民眾,即為大墓公。後於清 嘉慶9年(1804年)黃氏後人擔心芝山巖會被破壞等,請求豎碑告示,後經查證後移除碑界,並設立確切的邊界範圍。在嘉慶10年(1805年)的土地糾紛細節寫成「芝山岩合約書」。但在清 道光27年(1847年)又有砍伐樹木之舉,並且認為芝山巖的所有權應為大眾所有,再者此為漳州人祭祀神靈的福地,不得砍樹以及做其他開發利用,故在清 道光29年(1849年)把捐地蓋廟、土地糾紛內容等寫成「芝山合約碑記」以為後代所紀念。


離開名山公園參觀完石馬傳說與芝山合約碑記後,過個小馬路來到位在「芝山公園」的南口正門處。芝山公園〉又稱「文化史蹟公園」,《清 淡水廳誌》中記載著一段「獨誌芝蘭保芝山」,即為獨立保護芝山這個地方的人文地理。

百二崁

芝山公園的入口處往上抬頭一看是長長的石梯,因石階剛好是一百二十,所以士林人都叫它「百二崁」,也是在地俗稱的好漢坡。清 道光5年(1825年)在石階頂端興築南隘門,是為了漳泉械鬥防止敵人入侵而建築,並且加上在名山公園的石馬共同守護。

在昭和五年(1930年),當時的日本人在此建立「芝山嚴神社」,拆除了南隘門,並興建這120階石梯,也是前往神社的參拜大道,若要前往參拜必須要先爬上這難度頗高的階梯才能登頂參拜;倘若真的要登頂,估計我們這群人體力都會被消耗完畢,所以單老師帶領我們走旁邊修建後的「之字形木棧步道」,相比百二崁的挑戰更適合我們健行,哈哈。

芝山公園內景點導覽圖

單老師將帶領我們沿著修行的木棧道往上走,沿路途經「百二崁」、學務官僚遭難之碑」、芝山巖事件碑」、「雨農閱覽室」、「百年老樟樹」、「同歸所(大墓公)」、「六氏先生墓」、「大石象和柱洞」、「台北四國八十八所靈場」、「生痕化石群」、「時間廣場」、「西砲台」、「惠濟宮」、「懷古園」、「蛇蛙石」、「西隘門」、「仙水與洞天福地」。

景點導覽圖的健行步道全長約3.5公里,若全部走完,需花1至2小時的時間即可登頂,登頂後能俯瞰台北盆地、淡水河、基隆河的風景,是一個擁有豐富人文歷史與地理景觀的山丘,不停歇腳步,繼續往前走去!


福德祠

從芝山公園的木棧步道走上來會先看到這小小間的福德祠,豎立在此保護芝山岩。

俯瞰百二崁

一路往上走,我們順利抵達百二崁的盡頭,果然走木棧步道比較輕鬆,很難想像我要是真的爬了百二崁上來可能會腿軟吧,哈哈哈!!

涼亭(拜殿舊址)

原本是芝山巖神社的參拜的拜殿,後經拆除後改建為涼亭。

學務官僚遭難之碑

芝山巖事件碑誌

涼亭往前走,先看到兩個立碑,位於左側的是「學務官僚遭難之碑」、右側的是「芝山巖事件碑誌」。豎立於此的兩個碑文源自於《芝山巖事件》,1895年為日本殖民時期,台灣總督府在芝山巖惠濟宮廢除文昌祠,改建「芝山巖學堂(士林國小前身)」,作為殖民統治時要同化臺灣人學習日語教育的手段之一。

創校者伊澤修二當時帶領著六位日籍教師來到此地校書,隔年1896年(明治29年),校內的6位日籍教師遭抗日民眾殺害,此為芝山巖事件的起因。爾後為了要能更順利推行日語教育,由當時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親自題字,碑文後方的文字則將殺害日籍教師的抗日民眾以土匪稱之。1930年,日本政府在此不斷興建諸多設施,祭祀場、參道、相關道路,並興建「芝山巖祠(神社)」,就是為了要塑造當時位臺灣教育貢獻的好形象。

雨農閱覽室

雨農閱覽室內陳設一隅

戴笠將軍事略

臺灣光復後,立碑遭受破壞,拆除芝山巖祠,本殿改建為「雨農閱覽室」。在民國47年重新設立「芝山巖事件碑記」,並將此事件定義為「不甘同化」、「義民不謀而奮起」,而芝山巖事件則反映了臺灣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凜然正氣、學務官僚遭難之碑則見證了殖民主義的統治思維及策略。在雨農閱覽室後方設有諸多軍事設施,由戴笠將軍(字雨農)駐紮在此,當時可為國民政府的情報據點,周圍有諸多軍事設施。

走讀這天恰好遇到閱覽室休息,但若往閱覽室內一看,能清楚看見牆上對於芝山巖事件展現的歷史資料,我實在難以想像在這個芝山公園裡竟然有這麼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石姓與劉姓臺籍教師遇害碑文

接著我們往雨農閱覽室後方的木棧道持續徒步前進,陸續看見當時遺留下來的遇難碑文作為紀錄。

三百歲的老樟樹

三百歲的老樟樹簡介

從雨農閱覽室後方繞一圈出來後,迎接著我們的是「三百歲的老樟樹」。老樟樹從清朝時代就已經豎立在此,歷經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時期、臺灣政府至今已有300多歲了,外型蒼勁挺拔、古意盎然,是臺北市內最老的樹木。

同歸所(大墓公)

漢魂同歸所碑

循著木棧道繼續往前走,來到「同歸所(大墓公)」,這裡即是林爽文抗清事件後遇難的民眾,以及漳泉械鬥過程中戰死者共同合葬在此。於民國十八年重新整修,有「同歸原有命,一所豈無緣」之對聯,且在每年農曆中元普渡期間會打開大墓公的墓頂,俗稱「開鬼門」讓好兄弟可以方便饗宴。

六氏先生之墓

六氏先生之墓」為芝山巖事件的六位日籍教師遇害後被供奉在芝山巖神社祭祀,但神社被拆除後,將靈骨移至大墓公左側的地方作為安息之地。

芝山岩公園內的節理簡介

土壤流失的困境

大石象和柱洞簡介

走在芝山公園內的木棧道上,沿路都有設立解說告示牌,除了歷史紀錄以外,更有諸多為地理環境的解說,例如:「節理」、「大石象和柱洞」等。

台北四國八十八所靈場旁的祭祀處

在從大石象和柱洞的地方繼續往前走,會來到一座小涼亭,這座涼亭為「台北四國八十八所靈場(觀稼崗)」,據傳鐮野芳松為日本弘法大師真言宗之信徒,在1925年於臺北市內如圓山、芝山巖、草山、竹子湖等地設立石尊佛像,以88番稱之,其中在芝山巖內共設立13尊石佛像,主要目的是為了祈求同胞平安、臺灣繁榮。

國軍崗哨的碉堡遺址

行進間仍然可以看見當時駐紮在此地的國軍崗哨的碉堡遺址。

化石群簡介

古化石遺跡

跟著單老師在這芝山公園內不斷地前進,東轉西轉分不清南北時,也跟著老師的腳步來到「化石群」的所在處。

芝山巖的地層是海相大寮層沉積岩,這些砂岩在淺海環境的堆積過程中,海中的生物遺體或活動痕跡被河流沖積物掩埋後,經過千百萬年的埋造,後因造山運動而重新出土,就是「化石」。大寮層沉積岩的特色即是孔蟲、貝類及海膽等化石,有幸在芝山公園內看見這貝類的古生物化石。

走讀導覽徒步一隅

時間廣場

接著來到「時間廣場」,順著廣場內的地標,從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誕生,一直到日治時代、國民政府結束,繞完一圈就能把完整的天文、歷史、地理故事全部都串起來,非常酷。

從西砲台看台北盆地

遠眺臺北盆地

芝山岩地質72變

臺北盆地的縮影模型

我們終於來到芝山公園的最高點:「西砲台」,從這裡可以鳥瞰整個台北盆地,加上周圍的高樓大廈並不多,視野景觀非常好。原本的西砲台以不復見,後改興建為天然地理教室,包含「芝山岩地質72變」的說明,以及「臺北盆地的縮影模型」,老師也在此為我們講述整個臺北盆地的河水流域以及地理位置。

芝山巖惠濟宮

從制高點往下行走,終於來到我們重點所在的芝山巖「惠濟宮」。芝山巖惠濟宮位在芝山巖上,原本是南相二廟,東向祭祀觀音佛祖,便以「芝山巖」為寺;西向則祭祀開漳聖王,以「惠濟宮」微妙,在清 乾隆17年(1752年)時興建,後於清 乾隆29年(1764年)完工。寺廟於中間歷經許多事件,最後在光緒18年(1892年)由林有仁、潘盛清發起重建,但改成前後殿的模式,前殿主祀開漳聖王、一樓後殿祀觀音佛祖,二樓祀文昌帝君,合祀三尊主神,後被列為為臺北市市定古蹟,也是國家三級古蹟。

惠濟宮主祀神開漳聖王

芝山巖惠濟宮的主祀神開漳聖王,又稱聖王公、威惠聖王,每年農曆二月十六日是祂的千秋聖誕。唐代武進士陳元光任開漳將軍,率兵平定漳州七縣,死後被追封為威惠聖王,漳洲一代居民為感念其恩德,建廟供奉,也成為漳洲百姓主祀神的代表之一。

懷古園

位在惠濟宮旁的小花園「懷古園」,裡面有很多關於惠濟宮改建時拆下來的古石柱與碑文。走讀來到的這天懷古園工人們正在維修整建中,但仍可看見經典的古物遺跡。


踏入後右側有一矮牆,運用「惠濟」二字開頭,刻著「惠閩省一方咸登衽席,濟漳洲七邑盡起瘡痍」的楹聯。

  

再往內走一些,可以看見三對石柱楹聯豎立於懷古園內。每對石柱兩側皆有刻字,其中這副對聯則以「芝山」二字作為開頭,寫著「芝室風清聊縱酒、山房日暖好翻經」。

芝山貝殼化石之寶

欣賞完石柱楹聯後,往回走的另外一側可以看見芝山貝殼化石之寶的遺跡。

惠濟宮碑誌

「惠濟宮碑誌」設立於道光25年(1845年),與在名山公園內看見的「芝山合約碑記」有著淵源關係。

惠濟宮步道

參拜完惠濟宮與欣賞充滿古物的懷古園後,順著惠濟宮旁的登山步道繼續往下走。

蛇蛙石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個「蛇蛙石」。從外觀看,上面的石頭如蛇開口,下面的石頭好像一隻青蛙在蛇口邊想逃走的樣子,如果踏在青蛙石上面石頭則會搖動,據傳當時這條「石蛇」聽從開漳聖王的指令,守護著西門,蛇頭向外的意思就是不讓惡魔入侵,與芝山岩的「石象」、「石馬」、「石獅」合稱《芝山巖四大金剛》。

西隘門

順著蛇蛙石往下階梯走就能來到這座古城門,原在芝山巖內有東、西、南、北四門,但現今僅存西、北二門,原本東門與南門已被拆除。早在咸豐年間漳洲人和泉州人經常起衝突,因此常有漳泉械鬥的事情發生,當時的漳州人以芝山巖為營地,只要守住此城門,泉州人就無法上山攻打,雖然「西隘門」看起來規模甚小,但卻具有保護禦敵的作用。

仙水與洞天福地

順著步道階梯繼續往下走,兩旁掛滿的紅燈籠,一旁還有十八羅漢的神像,最後靠近我們最終站的地方就是「仙水與洞天福地」。「洞天福地」四字位在芝山巖的百尺斷崖上,由士林當地仕紳潘永清先生大書所寫,是為興建八芝蘭與漳泉械鬥中促合的功臣,對於八芝蘭在地有著偉大的貢獻。一旁的「仙水」據傳在咸豐年間漳泉械鬥時仙水湧出救了芝山巖的四百多名漳洲人民,民國年間再度湧現時據傳還能治病,爾後仙水乾估僅有微量的水再現。

惠濟宮登山步道

惠濟宮牌樓

走讀導覽最後,我們又再度回到這個惠濟宮的牌樓前,單老師在此幫我們做了最後的有獎徵答,作為走讀的完美收尾!

跨文化走讀大合照

2023年,一年一次的千人大走讀,我順利搭上前往士林的列車!!

從捷運芝山站開始走起,沿路來到福國路,再跟著老師穿梭巷弄來到芝山公園,抬頭看著那120階樓梯我真的傻眼,但還好是要走旁邊的木棧步道😅😅

從芝山公園的入口進入後,看到芝山巖神社的遺址、雨農圖書館、各式碑文記載、炮台遺址、碉堡遺址,還有時間廣場的記載,又從制高點的西砲台一登欣賞整個臺北盆地的景觀。整趟走讀兜兜轉轉繞了一大圈下來,不論換了多少時空背景,自古以來存在於此的千年歷史與地理生態環境,時至今日的芝山巖依舊是塊福地。

單老師定點解說(圖/金車文教基金會)

導覽解說的單兆榮老師真的非常專業,任何細節都一定要說明,行進期間也會定點導覽解說,並搭配老師用心準備的補充講義,就像把歷史課搬出課堂外後,還有隨時的有獎徵答,感覺歷史課整個活起來了!!


誰說歷史很枯燥乏味?
誰說歷史一定只能在書裡?

走出戶外來聽聽歷史也是一種學習的方式!!👍👍👍


🌏尋訪芝山岩千年遺址🌏


🏛️ 芝山岩考古探坑展示館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至誠路一段288號
☑電話:02-8866-6258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五休館 / 周六到周日,10:00-16:30

🏞️ 名山公園(石馬傳說&芝山合約碑記)

🏞️ 芝山巖文化史蹟公園(芝山公園)

🏛️ 雨農閱覽室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雨聲街159號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五,8:30-16:30 / 周六到周日,公休日

🏛️ 芝山巖惠濟宮
☑電話:02-2831-1728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6:00-19:00

⏲️ 時間廣場

🏛️ 西砲台


*直接點擊地址就能連結到google map~



#芝山岩考古探坑展示館 #石馬傳說 #芝山合約碑記 #芝山公園 #百二崁 #雨農閱覽室
#百年老樟樹 #同歸所(大墓公) #六氏先生墓 #大石象和柱洞 #台北四國八十八所靈場
#生痕化石群 #時間廣場 #西砲台 #芝山巖惠濟宮 #懷古園 #西隘門 #仙水與洞天福地

About Ah-Pei 阿珮

Ah-Pei 阿珮
Recommended Posts × +